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大学生首页

【大学生】佛山首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意设计大赛陈崇文获特等奖

daxuesheng】2019-12-22发表: 佛山首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意设计大赛陈崇文获特等奖
一栋其貌不扬的百年历史建筑,经过华南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陈崇文的精心设计,在保留主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微改造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彻底褪去岁月刻画的痕迹,讲活了其身上的历史故事,成为一座与现代都市

    佛山首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意设计大赛陈崇文获特等奖

一栋其貌不扬的百年历史建筑,经过华南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陈崇文的精心设计,在保留主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微改造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彻底褪去岁月刻画的痕迹,讲活了其身上的历史故事,成为一座与现代都市“共生”的文化建筑。

前日上午,“最佛山·品禅韵”佛山首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意设计大赛决赛上,陈崇文的这份“升平共生计划”设计作品,从入围决赛的15份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保护更新设计”项目特等奖,成为这场青年设计力量和百年历史建筑对话的最佳注脚。

本届大赛由市自然资源局、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主办,佛山日报社承办,以升平路63号(原秀丽储蓄所旧址)为大赛选点对象,征集更新保护利用方案。以青年大学生为主的98支队伍,形成了58份参赛作品,在省内外高校中掀起了一场传统文化保护热潮。

现场

青年设计力量对话历史建筑

首次单独完成策划方案,陈崇文一点也不怯场,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成功夺下大奖。大学期间,他曾经与老师一起做过关于禅城文化的调研项目,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佛山老城区的大街小巷,对禅城并不陌生。

在陈崇文看来,升平路63号(原秀丽储蓄所旧址)历史背景和功能都较为复杂,不利于进一步活化和利用。在设计方案中,他对建筑的功能进行简化,将其定位为集社区服务中心、游客体验于一体的文化场所,通过对物质载体的更新,激活其承载的历史内涵。

鉴于选址对象在佛山金融史的重要地位,不少参赛选手在设计方案中都将其定位为“金融博物馆”。

放映厅、蜡像馆、典当体验……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梁海凌和同学们在多次的实地调研中,对这座历史建筑里里外外认真测量,之后决定在设计方案中融入新载体、新方式,激活其身上历史故事。

“收获满满的,跟同龄大学生同台实战,是对自己的一次难得锻炼。”决赛当天,梁海凌和她的伙伴们抱着满满的期待,早早便来到现场认真准备,希望能以最好的状态向评委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最终,成功获得“保护更新设计”项目二等奖。

同样定位为“金融博物馆”的姚锴淞团队,也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筑学专业,“我们考虑的主要是金融历史和现代文化的结合,走入博物馆之后,要让人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因此,我们对馆内的楼梯进行了高差处理,连接两栋建筑,象征着文化的交流融合。”

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与嘉宾、评委合影留念。/佛山日报记者李护彬摄

姚锴淞认为,可以通过“网红”元素的打造,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让历史建筑“活起来”。对此,历史建筑更新设计可以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具有佛山元素的现代化视觉效果,比如凹凸造型和空间变化,将其打造成“网红”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参赛团队中,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95后年轻大学生成了绝对主力,让大赛成为一场青年设计力量与百年历史建筑的隔空“对话”。

回顾

98支队伍参赛形成58份作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决赛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正是选手们过去五个月辛苦付出的真实写照。

作为本次比赛选点对象,升平路63号历史建筑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是当时佛山唯一的银行。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分行下属机构。1953年,为纪念舍身抢救国家财产的女工人向秀丽,更名为“秀丽储蓄所”,后储蓄所因业务增长迁往他处。

“它是佛山城市建设和金融业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林佳博士介绍,近百年的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留下了独特印记,留下了佛山的时代痕迹。同时,它位于清代、民国、现代等时代建筑群交汇处,更加凸显了其历史价值。

结合其历史背景,大赛设置了“保护更新设计”与“文旅项目策划”两个项目。其中,“保护更新设计”项目,重点针对建筑本身进行“微改造”。“文旅项目策划”项目,则要求参赛者突破历史建筑本身,整合其所在历史文化街区资源进行文旅项目策划展示。

今年6月大赛启动以来,受到了国内知名院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截至8月底,共有98支队伍报名参赛。

随后,主办方组织参赛选手代表进行实地调研参观,联手佛山市学思口述史研习所举行座谈会,进一步挖掘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探究公众对历史建筑的记忆和情感。截至10月底,共有58支队伍提交了最终的方案。

随着调研的深入,参与者们开展了历史建筑保护、岭南建筑特色、可行技术措施等问题探讨,其中还得到了佛山建投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禅城区城市规划研究所等多家机构的全力配合和技术支持。

佛山市建筑业协会、佛山市城乡规划协会首次联合优势资源,推动资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学者组成了专家评审团,经认真对全部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最终,15份“保护更新设计”作品、5份“文旅项目策划展示”作品成功入围决赛。

“选点非常精准,很有历史价值,让学生走出学校,在与同龄人的同台竞赛中,增长了实战经验。”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周彝馨指导学生全程参与了此次比赛。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佛山人,她对历史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模式,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共同保护和活化历史建筑,以及历史文化街区。”

期待

注入年轻力量焕发建筑活力

欣赏了选手们的精彩展示后,推动这些优秀设计方案落地,便成了现场专家和评委们的共同心声。

“跳出现有框架和维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让我们对升平路63号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作为大赛决赛评委之一,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广东省青年美协副主席卜绍基对选手们的作品赞不绝口,“这些充满创意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在卜绍基看来,佛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这样一场别出心裁的创意大赛,推动更多年轻人关注历史建筑,可以发挥年轻人创造性强的优势,给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注入年轻的力量,推动历史建筑重新焕发活力。

“形式丰富,很接地气,比想象中的效果更好。”佛山市建投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何刚博士表示,参赛作品涌现了许多历史建筑更新保护利用创意,让历史建筑的价值更加深入人心,唤起大家对于历史街区的深刻记忆。同时,选手们将实地调研的成果融入参赛作品,通过他们对历史建筑价值的思考,让更多的人理解了历史建筑的内涵。

参赛选手在台上分享调研成果和设计创意。/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发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大学生,参与到历史建筑保护中来,对于历史建筑的持续保护和活化意义非凡。”市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副局长关羡湛表示,加深年轻高校大学生对历史建筑的理解,将有助于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窥一斑而见全豹。过去几年,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依托岭南文化名片,不断创新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61处建筑被认定为首批历史建筑、率先使用历史建筑激光测绘技术为历史建筑建立“基因库”、连续4年举办历史文化街区徒步行、《印象·佛山》系列丛书首本《品城》公开发行,禅城正不断擦亮“最佛山·品禅韵”金字招牌。

关羡湛表示,本届大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将推动禅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文物保护新格局。接下来,禅城区将继续大力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守住“不大拆大建”底线,让千年文脉焕发新活力,让千年古邑绽放新光彩。

相关链接

点线面结合延续城市记忆

以金融展示作为标志性引流产品,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串联整体空间,有机打造金融博物馆、社区共享书店、创意沟通空间、配套商业设施……“文旅项目策划展示”项目,“佛山老城升平路63号——升平行”方案,成功夺得项目一等奖。

向秀丽储蓄所原址,是佛山城市建设以及金融业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如何活化该建筑及其所在文化街区,使之成为城市文旅的新引擎?

“升平路63号改造周边成熟度低,配套设施不完善,打造目的地性景点难以获得区域支持。”“佛山老城升平路63号——升平行”方案负责人之一钟愉佳介绍,比赛过程中,该团队成员多次进行实地调研,还借鉴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类似项目改造经验。

在设计方案中,钟愉佳团队在保留原有载体的基础上进行微改造,植入丰富多元的金融文化展示、人文阅读空间等理念,实现文化在建筑上的创意展示。该团队还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打造环形的历史文化街区,利用步行空间规划打造具有层次的佛山文化体验,多管齐下推动品字街区整体改善,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团队的成员盘宇澄是土生土长的佛山人,对佛山的历史文化具有深厚的感情。在他看来,对历史建筑的活化就是最好的传承,希望能通过“微改造”等方式,融入各方的力量,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实现活化。

其他团队也有着不俗表现,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创意设计,给人眼前一亮。严涛团队重点关注并利用了秀丽储蓄所原址的方位优势,提出以秀丽储蓄所原址大楼为中心,联动周边文化资源,打造以金融文化博物馆为主题的特色长廊。

◎各方声音

剪纸项目佛山市非遗传承人、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禅城大工匠邓燕平:

入围决赛的作品中,不少创作都融入了剪纸、陶艺等佛山传统非遗项目元素,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历史建筑活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对历史建筑的更新设计中,适当增加一些传统的非遗元素,可以充分唤起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记忆,在参观历史建筑的过程中感受本土人文气息,将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传承给下一代。

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禅城大工匠黄文铮:

“最佛山·品禅韵”佛山首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意设计大赛,成功搭建了一个融合各方力量,共同探讨对传统历史建筑活化和利用的沟通平台,动员了更多人关注历史建筑,强化了本地人对本土历史建筑和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

入围决赛的20组优秀作品,都符合佛山历史建筑有关条例的要求,在对历史建筑外部风貌、特色结构的保护方面下足了功夫。许多参赛作品都非常有创意、非常接地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未来可以考虑进一步落地。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邱权震: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众多历史建筑。在新时代下,保护好、活化好这些历史建筑,是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这次的比赛进一步发动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比赛征集到的创意设计理念,也会对政府推动工作有所启发,在未来的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工作中,可以充分借鉴和吸收进来。

原标题:青年学子与历史建筑的隔空对话

佛山首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意设计大赛圆满结束

来源-佛山日报

统筹-记者李护彬

采写-记者李护彬、郑佳乐、珠江时报记者陈颜梅

编辑-何欣鸿

【图】

瓷砖相关 中山大学 ,本资讯的关键词:大学生历史建筑设计力量历史文化华南理工设计大赛创意设计设计方案传统文化自然资源实地调研理工大学金融博物馆

(【daxuesheng】更新:2019/12/22 17:20:07)
日前,中宣部、教育部首次从在读的“大学生年度人物”中,评选出10名“最美大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向想、向青春致敬。广阔天地,放飞青春理想上大学的第一天,面对着“勤奋创新、为 >>
26日早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在捐献器官手术前,医护人员向郭伟健遗体鞠躬。南方日报记者张梓望摄南方网讯上一周离家返校时,21岁的郭伟健对继母李金娣承诺:下一周回家就修理无线网。但他“爽约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